首页 > 留学资讯 > 正文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2024-05-18 13:16:51 | 先锋网

今天先锋网小编整理了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说古|为何日本没有“遣宋使”
文|陈忠海

日本先后向唐朝派遣了19批“遣唐使”,唐朝末年却突然中止了,直到宋朝建立后仍未恢复,无论北宋的首都汴梁还是南宋的首都临安,再也看不到那些曾经熟悉的“遣唐使”的身影,背后有何原因呢?
使者东来
中日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最早对日本进行记载的中国史籍是《山海经》,在其《海内北经》中有一句话:“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意思是,盖国在大燕国的南面,在倭国的北面,倭国隶属于燕国。
根据这段记载,春秋战国时中国人把日本称为“倭国”,视其为燕国的属国。秦汉以后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与日本的交往不断增多,《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遣使来朝称臣,光武帝刘秀赐给金印及绶带,金印的铭文为“汉委奴国王”5个字,“委奴”即“倭奴”,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有明确纪年的最早记载。值得一提的是,1784年这枚珍贵的金印在日本九州福冈县的志贺岛被发现,成为中日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物证。
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在位时,倭奴国女王卑弥呼派遣大夫难升米来洛阳朝见,《三国志》记载,曹睿赐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次年卑弥呼女王“因使上表,答谢恩诏”。后来倭奴国与附近的国家发生冲突,他们分别上书曹魏“说相攻击状”,曹魏地方官员还对他们的纠纷进行了调解。
隋唐以后中日交往更加密切,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称“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认为“日本”的国名为武则天所赐,这个说法尚有争论,但自唐朝开始才有“日本”的称号却是事实。在唐朝,日本多次派出官方使团来到中国,他们被称为“遣唐使”,从唐太宗贞观元年(630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264年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共有19批。
“遣唐使”最初主要承担外交使命,后来则以学习、考察和文化交流为主,每批“遣唐使”少则100多人,多则500多人,最多的一次有651人,是一个庞大的使团,其中既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外交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水手等随员以及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至少在中国逗留一年,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中国的时间更长,有的长达几十年。
“遣唐使”在长安等地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尤其专注唐朝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典籍,回国后把它们运用到本国实践。日本对“遣唐使”十分重视,“遣唐使”要经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来到中国,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回国后往往被认为是特殊人才而加以重用,这一时期日本的官制、历法、城建、服饰、习俗等都充分借鉴唐朝,使日本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唐朝印记。
戛然而止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遣唐使”大使菅原道真向日本朝廷呈上一份报告,其中说:“大唐之凋弊具载矣,更告不朝之问,终停入唐之人。”这个报告得到了批准,“其日,停遣唐使”。
此时唐朝已进入垂暮之年,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唐昭宗李晔虽励精图治,期望恢复盛唐气象,但受制于现实也只得看着政权日薄西山而无可奈何。面对唐朝皇室衰微、战乱频仍的状况,再派“遣唐使”来中国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徒增风险,将其终止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日本又颁布了一系列禁令,包括禁止国民出海的“渡海制”、限制购买中国货物的“禁购令”和限制中国商人商船来日次数的“定年纪”,不仅派往中国的官方使团被叫停,民间人员和商业往来也受到严格限制,这些制度贯穿了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建立后仍继续执行。
“渡海制”规定官民不经特别批准不得乘船前往中国等地,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日本僧人诚寻想前往中国五台山寻求佛法,希望得到批准,但日本政府依据“渡海制”加以拒绝,诚寻求法心切,最后乘坐宋朝商人孙忠的商船偷渡来到中国,之后不敢回去,一直留在了宋朝。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日本僧人戒觉也请求到中国寻求佛法,同样遭到拒绝,最后他们也是靠偷渡才来到了中国。
当年“遣唐使”中的学问僧最澄﹑空海、常晓、圆行等受日本政府官方选派来到中国,归国后分别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真言宗等佛教宗派,著述丰硕,成为一代宗师,诚寻、戒觉等人的遭遇与他们形同天壤。但诚寻等人还不是最惨的,毕竟他们历尽千难万险最后来到了中国,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日本人清原守武等5人在偷渡中国时被查获,结果被判有罪而遭流放。
“禁购令”规定官员和百姓购买中国货物前必须接受严格检查,日本政府为此设置了大宰府等部门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这些部门对中国货物拥有优先定价权,中国货物未经批准不得私下交易,违反的视同盗窃罪,判3年以上徒刑。日本政府还鼓励对私下交易行为进行举报,一经发现,货物一半充公,另一半奖励给举报人。
“定年纪”则规定中国商船来日本不能过于频繁,具体来说,同一商船或商人来日本经商必须相隔2年以上。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7月,中国商人上官用铦赴日经商,日本市场管理部门对他进行了严格审查,发现他上一年刚来过日本,违反了“定年纪”的规定,下令将其遣返,上官用铦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于是辩称自己之所以今年又来是想加入日本国籍,但这一理由被驳回。
两宋300多年里,在官方层面上中日两国的交流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这种“无邦交”的情况与唐朝形成鲜明对比,无论在北宋的首都汴梁还是南宋的首都临安,都再也看不到日本使者们的身影。
“政冷经热”
日本为什么不再派“遣宋使”了呢?
首先,不是因为中国的政局。“遣唐使”的停派固然是由于当时中国正陷入战乱之中,随后没有恢复也是因为中国在五代十国时期又陷入了50多年的分裂与动荡。但是宋朝建立后中国重新恢复了统一,不仅消除了战乱,而且社会经济都有了新的较快发展,又成为一个繁荣发达的中原王朝。
其次,也不是因为日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已经超越了中国。有人认为,日本密集选派“遣唐使”来中国,经过200多年的深入学习和借鉴,已经达到了饱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是不再派“遣宋使”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其实站不住脚,中华文明一般认为有5000年的历史,到唐朝已经有了4000年的积累,200多年显然无法“学完”并超越,而且宋朝本身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物质和文化成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3项诞生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中有6位是宋朝人,如果只是站在学习和借鉴的角度,这些当然仍有很强的吸引力。
再次,也是不因为宋朝不肯接受“遣宋使”。相反,宋朝在对日关系上一直持积极态度,日本僧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后,宋朝皇帝往往都亲自接见并赏赐丰厚礼物,对他们在中国的礼佛活动给予多方关照。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日僧仲回搭乘宋朝商人孙忠的商船回国,宋神宗得到报告后专门让孙忠携带“国牒”及赏赐的礼物递交日本朝廷,因公文中有“回赐”的字样,日本朝廷反应冷淡。2年后,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的宋神宗再次让宋朝商人黄逢借经商之机带“国牒”赴日,日本朝廷连续5次召开公卿会议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依旧“冷处理”。又过了一年,宋朝第三位“商人使者”黄政又带着“国牒”来了,日本朝廷才勉强出具了一份回牒。
在日本《大宰府天满宫史料》等史籍中,“大宋牒状到来”等字样多次出现,据梳理,北宋时除宋太祖、宋英宗和宋钦宗外,其他皇帝均以各种形式向日本朝廷及有关方面发送过文牒,但日方的态度一直相当冷谈,双方的正式外交关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以至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史籍在涉及日本时内容都较为简略,《宋史》虽然有《日本传》,但2/3的篇幅记述的是日本僧人的资料,其余是两国商人活动的记载。
宋朝的经济很发达,商业更为繁荣,日本政府不愿与宋朝发生官方往来,在经济上自身也会受到一定损失,但由于包括走私在内的民间贸易很活跃,双方实际上的经济往来依然表现得很突出,中国商人对日贸易的积极性很踊跃,他们分别从吴越、建州、泉州等地出发,频繁地往来于中日之间,据日本学者梳理,仅978年至1116年的38年间,出现在日本史籍里的宋朝商人和商船就有90多次,涌现出孙忠、郑仁德、朱仁聪等一批知名的对日贸易商人。
弱者无友
两宋时期大体是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85)和镰仓幕府时代(1185—1333),是日本武家政权兴起和发展的阶段,采取“脱宋”的对外策略有其国内政治以及地缘战略的考虑,但从根本上说,中日官方交往在这一时期突然陷于停顿,最主要的原因还在宋朝自身。
有一句名言叫“弱国无外交”,有人探究其出处,发现“难以具体考证”,但它不胫而走,说明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越强,其外交活动越容易开展,在国际舞台上的朋友也越多,而弱国刚好相反,宋朝对日关系上的尴尬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有人或许不解:宋朝的GDP世界第一,朝廷财政收入创造了历代峰值,人口达到创纪录的8000万,有空前繁荣的商业和丰富的科技文化成果,又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借用《东坡诗话》里的词,简直可以说“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这样的国家难道也是弱国?
但强与弱不在表象而在精神,不在于一连串华丽的数字,而在于内在是否真正的强大,是否在取得那些看得见成果的同时对周边拥有毋庸置疑、不可挑战的影响力,如果用这个标准去看北宋和南宋,就会窥见其繁华背后的破绽。北宋虽富有,但从上至下缺乏进取精神,在挑战面前一味退让,以致长期受困于北方几个少数民族政权,陷入“不敢树敌、处处是敌”的恶性循环,南宋更被少数民族政权逼往江南,在东亚的势力格局里中原王朝失去了应有的分量。
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再说得严重些就是“人不自强,斯招辱矣”。只有强者才被人看得起,不自强的人没有朋友,放低姿态、主动示好甚至迁就纵容都换不来别人的尊重,做人如此,国家交往也是这个道理。唐代中日关系热络,但双方其实曾爆发过激烈冲突,这就是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的白江口之战,此战日军大败,举国陷入恐惧,几乎动摇国本,但这反而激发起日本选派“遣唐使”的热情,在全部19批“遣唐使”中,白江口之战后占了14批。
中国人历来有“盛世情结”,把汉武帝时期、唐代开元时期、清代康乾时期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如果把标准放低一些,把“治世”也算进来,又有西周的“成康之治”、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南北朝的“永明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明代的“永乐之治”等,其中独不见国祚长达300多年的宋朝有一席之位,后人往往说宋朝“盛世不再”,想来这也是一句公正的评语。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先锋网

去日本留学一年需多少钱

日本留学费用
学费
日本语言学校:
学校报名费:约1600~2400人民币左右
学校学费:约5万-7万人民币左右
(注:通常大学的别科与专门学校中日本语学科的学费同语言学校差不多)
国、公立大学:
大学报名费:约2400人民币(不分国、公、私立)
国、公立大学学费不分地区、专业、院校排名,学费基本都保持在3~4万人民币/年。
私立大学:
大学报名费:约2400人民币(不分国、公、私立)
私立大学根据专业不同,学费浮动性较大。普通文、理科专业一年的学费均在5~8万人民币左右。艺术类、设计类专业费用较高,每年的学费金额大概在8~10万人民币左右。
以上费用统计不含留学生学费减免,如果留学生获得日本大学的学费减免(一般是减免学费的30%~50%),学费可能会更低。另外,日本大学奖学金政策相对宽松,大学在读的留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拿到不同额度的奖学金。
大学院(研究生)
通常大学院的学费比大学稍微便宜一些。
国、公立研究生的学费:约2~3万人民币/年
私立大学研究生学费:约5~8万人民币/年
房租
学生宿舍(俗称“寮”)  第一次留学日本,学校方面(特别是语言学校)会安排入住学生宿舍。根据房间情况,床位数量,价格平均每月3~7万日元,通常是厕所浴室共用,不另收水电费。
单人出租房(One room)
经济条件允许,又喜欢独立清静的留学生往往会选择单人出租房。根据房屋大小,居住地点的交通便利状况,价格平均每月4~8万日元,一般配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电磁炉等常用家电,但是水电天然气以及上网等其他费用需另外支付,根据使用情况,大约需要6千~1万日元。
住宅型套房
类似国内的住宅,两室一厅型、三室一厅型以及其他类型都有,根据房屋规模,家电配备状况等因素,价格平均每月6~10万日元。优点是可以根据情况多人合租,水电天然气以及上网等其他费用可以均摊,人均总开销大约在3~6万日元左右。
住宿费便宜,也最适合交朋友的环境莫过于「学生宿舍」了。一般在办理入学登记时,可同时申请学生宿舍。近年很多日本语学校也与附近不动产公司签约提供给留学生价格较低的廉租屋。申请学校时,可顺便查询或许可以省掉找房子的麻烦。 自己租房是留学生在日本最为常见的居住形态,一般由留学生本人通过不动产中介公司寻找,但要注意,选择这种住宿方式一般需要日本人或日本的的担保公司作连带担保人。签定租房合同时还要注意一系列事项,以免以后产生纠纷,如所租房子是否带家具等。此外,日本的房屋租赁有其独特的制度,往往在第一次入住时需要支付押金、礼金、中介手续费、租金等费用。
生活费
留学生在日本可享受留学生医疗保险,看病开药均享受7折优惠。另外,日本交通便利,留学生一般是利用电车或者地下铁上班,只要出示学生证,都可以办理价格优惠的学生月票,相对来说会节省一点日常开支。
如果在日本生活,花销最大的应该要算吃饭了。日本的水果、蔬菜价格较高,肉类价格跟中国出入不大。生活费用加上住宿费,东京地区一个月大概在6000~8000元人民币左右,其他地区在4000~7000元人民币/月不等。
这样算下来一年生活费基本在6万人民币左右。东京由于是繁华都市,生活费自然也会提升,基本保持在9万人民币左右。
可以看一下日本 院校库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日本留学一年多少钱

学费:
1、语言学校:合肥华通留学专家指出,语言学校主要缴费部分为入学金和授课费,(有些日本语言学校可以半年支付,即先交纳半年学费)入学金只需要第一年缴纳。每年语言学校分为四期:1、4、7、10月,一般根据你在日本留学语言学校最长时间,计算所需费用来确定具体金额。
语言学校一年的费用大约在4-5.5万人民币,这样来看私塾课程的价格和语言学校相比较来说是便宜的。
2、国立大学:国立大学的缴费项目为第一年的入学金以及每年的学费,每年学费在3.5万人民币左右。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日本的国公立大学收费标准一致,不分专业,而且相比较私立大学,国公立大学的学费真的很便宜。对于留学生来说,国公立大学可以申请学费半免,如果成绩优异可以申请全免。
3、私立大学:合肥华通留学专家指出,学费是没有统一的划分的,但普遍都要比国公立大学要贵,文教法经类专业一年的学费在5万2人民币左右,理工农艺类专业在7W8人民币左右,医学类最贵,在19.5万-65万人民币之间,大部分院校能申请百分之三十的学费减免,但前提你需要是一名学霸。
注意:以上的内容都只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还是要以具体院校为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成绩好,能够拿到学费全免或者奖学金,费用会大大降低。当然选择国公立大学的话机会更大一些!
生活费:住宿方面,在日本,住宿方面的费用因所在地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首先建议学生住学校(国公立大学都会有)。日本的学校一般需要提前缴纳半年的住宿费,有的学校可以3个月交一次住宿费。大阪地区可以按照每个月2000~4000元人民币(一人间-三人间不等)的宿舍费用计算。其次,若要租房。房租一般是中心部高、西高东低的趋势。若以一室来举例,东京的一室平均房租在6万-7万日元。其次,神奈川县5万-6万日元。其他主要的都道府县中,大阪府是5万日元出头。爱知县是4万近5万日元。爱媛县是3万近4万日元的样子。建议:在日本不要住在市中心,否则房租很高。
伙食费用:在日本,伙食费还是比较高的。例如:一碗拉面的费用是400日元~600日元;吉野家的牛肉饭食380日元一碗。如果你是节约型的,基本顿顿自己做,2-3万日元/月。如果你是普通型,正常伙食,偶尔出去吃,4-6万日元/月。如果你是奢侈型,顿顿下馆子,10万日元/月。
交通费: 根据住宿与学校的远近,5000-1万日元/月。
杂费: 学生到达日本后一般会购买手机,日本手机更新换代比较快,所以相对来说,手机价格通常比较便宜,很多已经上市超过4-5个月的旧机型会以1日币的优惠促销价卖给学生。而一些最新的机型则在8000-20000日元不等。
电话费:4000-1万日元/月;衣服:3000-1万日元/月。其他:3000日元/月
更详细的日本留学费用可以通过日本留学费用全知道更为清晰的了解,可以按照各个日本学校去查询留学费用。网址:

可以按照院校或是专业查询具体的费用花销问题,查询如下图:

以上就是先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