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资讯 > 正文

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

2024-10-08 13:45:35 | 先锋网

今天先锋网小编整理了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

这些专业留学生回国考公,仅供参考

据统计,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91.4万,刷新历史记录,与2019年的138万相比,总体人数翻倍。

除总体人数外,2024年国考招录人数为3.96万,综合平均竞争比达到66:1,最热岗位甚至达到3,572:1,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考公的不只有国内学生,留学生考公最近几年也已经成为了一大趋势。也经常会有同学问,留学生回国考公,报名会不会有限制?

首先,留学生当然有资格加入中国的国家公务员体制,特别是那些拥有相关学术背景和政策优势的留学生。尽管某些特定的涉密职位可能会对留学生的报名产生限制,但绝大部分的职位都是对留学生开放的,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和定向选调等。

而且,国家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政策大背景下,对于接受过国际化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大。在有外事需求或对小语种要求高的岗位中优势明显,比如商务部、贸促会等,而且更容易适应之后的工作。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党群机关/行政机关及下属机构的招聘条件表显示,每年有近400个职位明确表示要求6.5-7.5分的雅思成绩或80-105分的托福成绩。

岗位不同,对考生的专业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分为不限专业和限制专业两种类型。

在有限制的岗位中,限制到四级专业名称是最严格的。也就是说,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必须和表格里标注的专业名称完全对应。越大众、概念越广泛的专业越容易匹配,如果你的专业无法对应到国内任何一个专业名称,是没有机会报考这些岗位的。

但是,对留学生而言,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专业认证问题。国内外院校的专业名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公务员招考,对于学历和专业的限制卡得非!常!严!格!

所以,考公专业选择必须慎重!

哪些专业能助考公一臂之力

① 财会类

专业细分:会计/审计、统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等

招录部门:税务局、发改委、中央办公厅、海事局、铁路公安、审计局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室、银行等

尤其会计、财务是一个万金油专业,专业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岗位多,没有哪个单位不发工资不算账的。

计证券管理委员会、统计局、税务局、银保监会、审计局、海事局、铁路、社会保障局等每年都会招收大量财会专业的学生。甚至公立大学的图书馆财务处、公安经侦都需要会计。

② 管理类

专业细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

招录部门:工商管理局、统计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政府公共政策部门、城管局等

③ 法学类

专业细分:各类法学

招录部门:公安局、发改委、检察院、法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由于需要招录大量法学类专业人才,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每年需求量巨大,甚至供不应求。学法的同学只要过了法考,基本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体制内。

④ 计算机类

专业细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

招录部门:政府、档案局、网信办、公安局、税务局、通信管理局等

相比于其他专业岗位,计算机考公很有优势:招录人数多,招收的部门多,城市选择更多。

⑤ 新闻传播类

专业细分:新闻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等

招录部门:外文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海事局、税务局、公安局、银保监会、气象局、知识产权局、文物局、邮政管理局等

除了以上五大常见考公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也在各大招考简章中常被提起。

与之相对的,工程、生物学、舞蹈学、考古学等专业,招考比较少,基本只能报三不限岗位。如果目标明确留学回来就是要进体制内的,建议避开这些专业。

总而言之,留学生回国考公不仅不会受到限制,还会因为留学经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机会。

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

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

一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引起了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 这位名叫杨舒平的中国女学生以中国学生的名义发言,每个人都以为她会说谢谢你,她的话要么是对父母的感激,要么是对学校修养的感激, 谁会以为她公然flat媚美国,讽刺诽谤祖国,这让网民感到非常生气, 只是她的毕业后就得到了报应。 杨树平1993年4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 家庭背景还不错, 父母双方都是公务员,小时候,杨树平也很努力,成绩也很好, 她的辛勤工作也得到了回报。

最后,她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并去了马里兰大学深造,马里兰大学是美国著名大学,举世闻名。 这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 该大学培训了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5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其精英校友遍布全美。 能够进入这样的大学学习表明,杨树平很有才华,并且努力工作。 从马里兰毕业后,可以说杨树平的前途一片光明。 无论她是留在美国还是返回中国,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这次演讲仪式突然撕毁了杨树平的真实面目。

作为中国学生的代表,她登台演讲, 她还准备了演讲,当她站在舞台上时,主持人问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来到马里兰大学? 然而,她的下一次演讲使中国学生在听众面前感到尴尬, 杨舒平一直强调家乡的空气状况很差, 来美国时,她必须戴5个口罩, 她来美国时也提前做好了准备。 我带了几个口罩,然后赞扬了美国空气的甜美和自由,尤其是这样一句话:“当我第一次呼吸美国空气时,我收起口罩,这空气有多甜和新鲜。 奇特的奢侈品,我完全被它震惊了。”

声明一出,就让坐在现场的其他中国学生感到尴尬,录像带被送回中国,这也引起了网民的强烈愤慨,这是一个出国留学的公费学生,相信这一点。即使您想留在美国,也不必以诽谤祖国的方式来奉承美国,这只会使您感到仇恨,了解到中国网民的愤怒之后, 杨树平只是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个敷衍的声明,后来甚至直接声称自己在美国已经收到绿卡,不需要回国,但是杨树平并没有笑多久,在2020年, 流行病爆发后,她的公司解雇了她,她四处寻找工作而没有工作,但是由于她的声誉,所有美国公司都选择将其拒之门外, 韩国的ob感到无奈,但她为自己的鼻子感到羞愧, 最后,她想到了回到中国。 中国公司也将她列入黑名单,因此永远不会申请她, 所以现在她有了家,不能回去了,这可以算是自我牺牲了。

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

工薪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值不值

先锋网(https://www.xfgcsg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工薪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值不值的相关内容。

许多留学归国的人会被带上“海归”的标签,很多人对他们会带有一些“国外镀金回来英语一定不错”以及“家里肯定不少钱”的固有成见。对大多数留学家庭来说,真实的留学和人们所谓的“装逼”,“中英夹杂”,晒美食旅行的生活相去甚远。下面为你解析工薪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值不值?

首先,一般正常的留学花费并不便宜。

排除那些真正把这么大金额的人民币当玩具的土豪家庭,留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和生活费,这绝非人们认为的,随随便便从腰包里掏出来的零花钱。

其次,很多留学机会本身就非常难得。一张来自常春藤的offer,一个前往大洋彼岸的宝贵机会,一个奖学金的成功申请,这些可不是什么手到擒来的东西。需要你准备,考试和许许多多的付出来争取。

而留学这件事本身,则是一场持续的冒险。

当你去到地球上的另一端,你所跨越的不仅是海平面,时区很多时候,你需要跨越和经历的是许多人不曾预料过的境遇。

留学的人需要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与孤独感,需要挑战无数次的心怀犹豫,需要打破亚洲人害羞保守的常规,与完全相反的文化进行从语言到心理的融入。

留学既是是通宵赶论文的寂寥,也是网速不好时断断续续的跨洋电话,

是一边对自己的口语而尴尬,一边鼓起勇气站在全世界学生面前的presentation演讲,

是毕业季的疯狂面试与社交,只为获得一个实习机会。

基本上每一个把自己全情投入到留学当中的人,都会收获自己这辈子都想不到的许多惊喜,出现很多惊人的改变。

那些内向的不再内向,那些主观的不再主观,那些懒惰的也不再懒惰。

留学生们会结识难得的好朋友,会因为一些特别的旅行改变了人生态度。

他们会辍学,会辞职创业,见过更多的世界的他们,会有一些让亲戚朋友无法理解的人生选择。但总的来说他们会变得强大。

然而,这本来值得大家鼓掌的选择与经历。却因为某些偏见和许多来自于留学生族群的可笑行为,被蒙上了一层深深的误解。

“海归”们会受到国内无此经历的企业、人的鄙视和孤立,会时常被媒体拎出来点名道姓。

留学生经常会被拿来和富二代,和不学无术,和有钱的土豪形象联系在一起。

前几年甚至会有人批判那些留学生的穿着,生活方式太不接地气,不太合群。

人们的偏见不无道理,因为近几年的出国潮的确让很多人对留学这件事,有着完全是“儿戏”一样的对待态度,让性格替代本事成为自己的名片。

比如,就有一些留学生热衷于研究所谓的留学“鄙视链”。

说什么留学美国的,就比留学英国的好,留学英国的就比留学法国的高,就比澳洲NB,就比东南亚NB。

而且在说英语这件中国人几乎没什么话语权的事情上面,部分留学生也喜欢争个高下,觉得英式英语高人一等,鄙视别人印度人的发音等等。

最近的“散装英语”,中英夹杂等搞笑段子,其实也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主流对留学生们各种行为的不理解和偏见。而这些也都是部分留学生自己惹的祸。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留学虽然已是趋势,但这种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和机会与我国为了学历,GPA,房价,工作,生存做斗争的主流社会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某种程度上,留学这种另辟蹊径的行为,对主流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把锋利的自尊心刺刀,刺穿了人们对阶级平等的幻想,也刺穿了人们对自身努力意义的坚持。

所以留学生们的存在,实际上让不少人心里憋着一股气。因为大家见不惯那些中英夹杂,更不服气海归在职场上的“特别待遇”。

特别是当这些备受期待的族群真正回到国内,人们发现他们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优秀,或者不都是那么优秀的时候。

人民的情绪被瞬间点燃,很多人会迅速地由怀疑变为骂街的反感:

你不是留洋吗?跑来打工做什么呢?

你英语都没有我好,你不是扯淡吗?

事实上,我国其实有过不少留学经验,上至郑和下西洋,下到洋务运动,詹天佑,孙中山之辈开国元勋,更有近代“学医救不了中国的”鲁迅,也有近几年频频上市,融资的海归精英。

但由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一直低调的态度,长期将外媒信息挡在国门外的防火墙,以及近几年才逐步崛起的经济和慢慢活跃的外交。

中国人对世界外围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以“资本主义”,“性开放”,“外企”为关键词的旧时代水平。

对于留学生这些真正接触过西方社会并且有一些独立看法的人群来说。我们当下的积累,并没有对他们有过完整客观的了解,我们没有走出过国门,没有在国外呆过足够久。

而因为没有经验,我们自己也并太可能对留学生这个族群做出客观的判断。

因为经历本身很难量化,就算能够作为一种指标,但也很难衡量优劣的标准。于是干脆就不管它了。

反观我们那些唯一的了解渠道,要么是对土豪留学生奢靡生活的过度关注,要么就是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诸如马里兰大学等类似事件误导留学生形象的内容。

由于本身信息经历的局限,加上众多主观的报道,整个社会对留学这件事认识有着明显的偏见。

这种偏见基于社会对海归,对留学生的过高期望,却又因为信息不透明,因为社会关注焦点的缺乏足够的支撑,实际上是一种“空中楼阁”的存在,很容易倒塌。

比如当一家企业对留学生的期望是对某项工作的熟悉,可当留学生因为对国内环境的陌生而暂时没能胜任这一角色的时候,人们的偏见会很冲动地将期望变为失望,甚至还会衍生出一种反感。

比如我记得我刚回国参与实习的时候,我的领导比较年轻,他就对留学生颇有微词,而在和我接触的时候,他发现我对一些事情的了解没有达到他期望的时候,他几乎是惊呼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望。

这让我很尴尬,哪怕我后来赢得了他和部门其他人的信任,但这过程中的言语让我一直感到耿耿于怀。然而,在社会中,人们对海归的偏见,可能比我和我实习领导的分歧要大得多。

只是,对作为当事人的留学生们来说。

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回国,却要面对各种面试官,领导,同事,亲人,家人,乃至社会的种种询问和怀疑的,如何完美地回答,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

留学本身的难度和挑战,加上国人主流的不理解,让这些本来很简单的留学生、留学家庭有了不太必要的「严肃感」。

一个本来可以脱离主流社会,本来可以活得独立,活得精彩,活得坚强的机会,却会在这些种种的眼光,变得让自己被迫地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孩子,让留学的经历变得尽可能拥有所谓的「最大的意义」。

硬生生地将一次多彩的体验,变得成为另一次冷冰冰的考核。

所以当你走到国外,去了解那些中国留学生过得怎么样的时候。你会发现,咦,他们几乎是没有变化,大多数人都会回到那个高考的状态,在那些飞舞着樱花,人们喝着啤酒的美丽校园里,独自地抱着书本,踱步回到孤单的寝室,不交朋友,不去社交,只是做题。

他们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但没人陪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的口语水平表达不了自己既对西方文化感到感兴趣却又无法脱离国内主流社会的文化标准的心理尴尬。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期中,期末考试考得高分,将GPA无限刷到接近满分。然后努力地为了国内某家券商,大型公司,BAT的一个工作机会绞尽脑汁。

因为这会让他们回国之后保证在国外的生活水平,让自己的阶级座位能够保证在前列,好面对未来更多的竞争。

结语

对普通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留学像是一次勇敢的航海。

他们的留学不像欧美国家的孩子那么轻松随意,因为欧美国家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国际经验上都比我国丰富太多。欧美的家庭能够很容易去到世界上很多国家,东南亚,欧洲,亚洲,只要想去,他们就可以通过打工,或者交换的方式获得这样的机会。

而我们的留学生,更像是近代出国的那些历史名人,什么孙中山鲁迅之辈。

他们多多少少背负着民族与国家精神,用自己的数学和GPA考试成绩和5000年文化赋予我们的那些才华,去和那些五大三粗的,阳光幽默的外国人竞争,从而为自己的祖国一次次地赢得那些难得久违的自信。

而对于送孩子出国的家庭来说,留学这个决定的本身,更像是属于全家人的登月行动。是一次迈向未来的投资。

对于家庭来说,孩子拥有美好未来一方面利于他自身,另一方面也会为这个家庭的颜面,为这个家庭的潜在经济,各方面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而且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学校的教育堪忧,社会环境也极不稳定,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若是去一个更为纯粹的环境,可能更为有益。

然而,这些留学的人和家庭对于留学这件事本身的影响,和国内的社会环境变化与不变,还是太过乐观了些。

留学本身的对人的变化影响都是深远的,可中国目前以竞争,以追求技能非素质文化的基调并无法完全挖掘海归们的真实价值。

而人们对留学生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因为很少被真实地提到过。

这一方面也跟那些商业机构,跟留学产业的从事者看待这个事情的方式有关。因为他们觉得鼓吹留学的种种好处而非记录留学的真实能够更容易获得生意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本身也羞于表达自己的情况,趋于内向保守。

留学生也很少有人会经常在网络上说起留学的辛苦,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家里有条件才获得这样的机会,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的辛苦是在装逼,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现。

但瑕不掩瑜,无论是人们的偏见也罢还是种种失实的报道,这掩盖不了那些有着真才实学,或是独自在海外体验丰富的人综合实力的飞速上升。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留学这个事情不是主流,有点风险,有许多挑战,也有不少误解。

对留学生来说,的确会有人不认他们的学历,会有人挑剔他们的英语,会有人故意将他们孤立,会有三姑六婆对他们极尽全力地讽刺挖苦。

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我接触过的留学人中,每一个人都知道,当他们背着行囊,来到一个不会再随随便便感到熟悉或亲近的国家的时候,那个留学的决定,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变得有意义。

作为那一波又一波的冒险者们,留学在他们眼中从来不是人们口中的“阶级炫耀”,也绝不是所谓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园”的装逼。

因为当你每天在一个陌生国度呼吸着陌生空气,思考着如何突破那些挑战的时候,你是不会愚蠢到将父母的辛苦钱和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些破事上面。

你每天的生活永远是在思考怎么考得更好,该看什么资料,几点去打工,几点跟朋友打球,几点背单词,找谁做点什么项目。

身在海外,留学生们的唯一想法就是要让自己变得NB。既然留学要有意义,那就用最大努力让它变得非常地有意义。

针对于海归族群的命运,陈丹青曾说:

海归的命运,印证了百年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历史潮流与政治势力的反复较量,多半是本土派胜利,海归派挫败、调整、合作。现代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文化。所谓现代化,“文化”无疑是最本质、最深层的一环。当今国策内很多方面学习西方,但器物、制度、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彼此关系始终不平衡。

简而言之,他想表达的是对于西方,我们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制度,外企的管理,现代化的科技等等。

而对于那种独立表达,独立生存,完整人格,积极社交的种种包裹于文化下的内容。我们至始至终就像对待一盘异域风情菜一样,闻着味就感到不太适应。

因为所谓的自卑感,过多地急功近利,太多的发展压力,我们都不屑于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一番。守着故宫面前的金狮子,不停地擦拭。

所以,可爱的留学生们,你们还得努力。

你们还得尽可能地往简历上多放点碾压众人的经历,尽可能留在国外几年再回国,尽可能多赚点钱,尽可能多锻炼点身体。不能出一点擦错。

你们得尽可能地,既会说流利的英语,又能够长得漂亮,举止优雅。满足世俗的需求。 先锋网

你们最好逼格高过上海中心,又能够接地气接到尘埃里,人见人爱。

的确,你们的留学当时是有意义的,现在是有意义的,将来会更有意义。

不过现在,你们必须让你们的留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义,经济上的,能力上的,价值观上的意义。

你得从一个留学回来的艺术品,变为适应我国发展节奏的标准化商品。

因为目前,不是太多人能够接受你们除了工作能力之外的那些个性。

你们那些对性的开放,对政治的客观,对经济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评说,虽然每一个都是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动力。

但当大多数人都半闭着眼为了房子而拼命挣钱的时候,你们的“才艺”啊,你们的“意义”,看起来都不是那么有趣。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武器,不是工具,而是一根根刺。

它会刺伤人们那些模棱两可的态度,它会刺伤人们出于保护而学会的保守。

作为还在为一份工资而奋斗的你,我需要给你一点建议。

你最需要做的是学习,学习观察,学习了解,学习适应

跟留学那时一样。

保持耐心,这个习惯将伴随你终生,

但有朝一日,你会在合适的场合,在合适的时机下,以合适的方式,

发挥你在你这辈子难得留学经历中所获得的种种能力,

无法阻挡,且没人能够阻挡。

因为,这是你留学的必然意义。

以上就是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先锋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先锋网:www.xfgcsg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当年“小丑”被驱逐,狼狈回国 ,企业拒招!对此你怎么看?”相关推荐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费多少,大家对此怎么看?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费多少,大家对此怎么看?

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的费用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方面都具有卓越的优势。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费32,250(18,400)新币,托福85分以上或者雅思6分以上注:括号内为签署三年工作协议土木工程包括无专项、建筑工程、地质工程、建筑项目管理四个方向,学费32,250(18,400)新币,托福85分以上或者雅

2024-03-13 01:58:27
国企特别是央企社招难度大吗?是否只招应届毕业生?怎样才能进国企央企?
国企特别是央企社招难度大吗?是否只招应届毕业生?怎样才能进国企央企?

国企特别是央企社招难度大吗?是否只招应届毕业生?怎样才能进国企央企?先说一个底层逻辑:优质国企特别是央企好岗位一般不社招,油水大的地方谁都想来;容易社招进去的岗位一般都不是好岗位,不是偏远穷,就是老破旧。所以,好岗位即使社招,也轮不到你,为特定人员量身定制的概率偏大。遇到社招又容易进去,你要警惕,别看表面,可能把你派到一线偏远岗位去。曾任国企HR,面对这个问题时常无语,这是国企特

2024-10-07 13:50:25
韩国留学回国外企业认可吗
韩国留学回国外企业认可吗

韩国留学回国外企业认可吗学历认证的重要性在回国后找工作,学历认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你有机会在韩国获得了高质量的教育,在回国后将会成为你求职中的优势。但是,如果你的学历没有得到认证,那么你的学位将毫无用处。韩国学历认证流程要进行学历认证,需要提供以下材料:毕业证书、成绩单、护照复印件等。在申请过程中,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认证费用。整个认证过程通常需要几周时间。

2024-09-29 23:10:39
二本学历投简历被HR嘲讽:不用来面试了,通过几率不大,如何看待此事?
二本学历投简历被HR嘲讽:不用来面试了,通过几率不大,如何看待此事?

二本学历投简历被HR嘲讽:不用来面试了,通过几率不大,如何看待此事?二本学历投简历被HR嘲讽:不用来面试了,通过几率不大,如何看待此事?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想以后拥有一份好工作,就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学历成为工作的敲门砖,为此家长们也是绞尽脑汁,为孩子报各种复习课程就为了将来考个名校。这种现象不禁让大众怀疑,难道考不上双一流大学就

2024-10-03 08:42:54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留学生本科没有毕业回国想进国企怎么办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留学生本科没有毕业回国想进国企怎么办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留学生本科没有毕业回国想进国企怎么办美国大学大多数院校都采用学分制,本科四年,需要修满120个学分方可授予学士学位,但同时大多数院校规定学生如果GPA低于2.0,则该学生就会被视为降读生,如果试读一年之后GPA仍低于2.0则会被淘汰,还有一些院校规定如果学生成绩低于C或D会被要求重修该门课程,另外有些院校还给学生获得D的加以规定,即学生得D超过一定的次数,该学生不能毕业。

2024-09-27 04:57:14
弟弟被羁押在看守所,对姐姐公考警察政审有影响吗?
弟弟被羁押在看守所,对姐姐公考警察政审有影响吗?

弟弟被羁押在看守所,对姐姐公考警察政审有影响吗?一般亲属有下列情况,会影响政审:1、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不得报考相关的政法机关;2、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4-10-05 06:20:13
研究生招生简章陆续公布,你知道该看哪些重要信息吗?
研究生招生简章陆续公布,你知道该看哪些重要信息吗?

2018研究生招生简章陆续公布,你知道该看哪些重要信息吗?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猎考考研小编整理了目前已经公布20118考研招生简章的院校的2018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对于报考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咱们今天一块来看看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中的重要信息,这关乎着大家目标院校专业的招生要求,一定要仔细看哇~1.正确认识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1)招生简章招生单位(高校或

2024-08-31 07:02:54
留学研究生申请,学校回信说看了资料觉得你更适合另一个专业,是什么意思
留学研究生申请,学校回信说看了资料觉得你更适合另一个专业,是什么意思

研究生申请出国留学流程研究生申请出国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申请材料、选择目标学校和专业、提交申请并等待录取结果、办理签证手续等步骤。首先,准备申请材料是申请出国留学的第一步。这包括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语言考试成绩单(如托福、雅思等)、研究计划书或论文等。这些材料需要精心准备,以展示申请人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和个人特质。例如,研究计划书需要详细说明研究方向、目的和方法,展示申请人对

2024-09-22 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