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 10:33:02 | 先锋网
这些留学生来自亚洲诸国,通过七条主要路线到达西北内陆。
首先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概念,“留学生”这个词就出现在中国的唐朝时期。
当然了,它的发明者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把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是跟随遣唐使到中国,然后再和遣唐使一起回国,这种学生叫做“还学生”。还有一类是到了中国之后长期居留在中国学习,这种人叫做“留学生”。
唐朝的文化教育发达,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日本、新罗、高丽,百济,就是今天的朝鲜地区,包括今天的尼泊尔、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爪哇,缅甸和斯里兰卡,都有大批的留学生在长安留学。
在所有的派遣留学生的国家中,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早在隋朝的时候,日本就拍了两批留学生和前随使团来到中国,在唐代之后日本又正式派遣遣唐使来过13批留学生,有的留学生甚至要留学二三十年,比如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
其中阿倍仲麻吕,汉名叫晁衡,学成之后留在了长安,他先后在中国生活了54年,最后甚至是死于中国,他在中国的时候还和李白这些大诗人,结下了很好的友谊。又一次传闻晁衡遇难,李白写诗纪念这位好友,最后证实是一场乌龙。
在盛唐时候的长安人口号称有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当时居住在长安的外国人有几千人,那么在国子监学习的留学生一般有几百名,所以题目里面提到的所谓10万留学生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
那么再介绍一下,当时的留学生的管理制度。
当时的留学生归谁管,归鸿胪寺管,鸿胪寺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唐朝的一个外交部,他不但是,外交的事务性部门,也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管理的机构。外国来唐朝留学的学生必须在鸿胪寺进行学籍的登记,按照规定,然后由唐朝供给学生生活必需品,同时接洽上课的事宜。
鸿胪寺是留学生的管理机构,那么国子监就是留学生的教育机构。
外国的留学生一般都是在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刚来的这些外国学生因为中文水平比较差,所以派一些人进行辅导。留学生也分为学问生,请益生和还学生三种。想要长期留学和深造的叫学问生;来中国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和造诣的,来进修的这些人叫做请益生。还有一种就是跟随遣唐使一起来再一起回去,这种叫做还学生。各国留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的经学,文学,法律等学科之外,还有一些人专门学习中国的艺术和一些工匠工艺。比如日本有人来学习中国的书画,学习中国的中医,这些唐朝先进的文化和技艺带回国家之后,也促进了各国的这些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当时这些人是从哪里,通过什么样的一个交通方式来到长安的呢? 先锋网
唐代的陆路和海路都是四通八达,东北有很多的线路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向西有丝绸之路的扩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可以到中亚、阿拉伯、红海,向南可以到南洋诸岛。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就记载: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七条道路到中国,条条大路通长安
先锋网(https://www.xfgcsg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古代日本人到唐朝留学仅是为了学习吗的相关内容。
现在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一个很多中国人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不过针对的是,中国学生去国外留学,尤其是欧美那些国家。其实很久以前,大唐就经常来迎接各国的留学人员,其中日本商人和使节更是经常来。这种就是大家比较熟悉“遣唐使 ”,其实这种从隋朝就已经开始了,虽然中断一段时间。不过到了李世民刚即位,这个又开始兴起了。
为什么日本拼命的向唐朝派遣这么多人呢?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偷师,毕竟当时唐朝的经济文化,可以说达到空前鼎盛的时期。日本人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他们主要目的还是来学习的。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不仅包括日本,还有南洋,中亚,波斯,印度,拜占庭,阿拉伯等国家,也纷纷派遣使臣和商人前来学习。
而离我们比较近的日本人,自然不会落后。说起来他们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可真是费劲心力。不仅会派遣大量使臣和学者来中国,后来规模逐渐扩大,一次会使用好几艘大的航船。这些人通常是由政府安排相关人员,可以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成,待遇可以说都是很不错。 无疑这些人大大促进了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过当时主要是唐朝教给日本东西,像唐朝的很多生产技术,陆续传到了日本。学习只是一个目的,主要还是想要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先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朝时期留学是什么样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先锋网:www.xfgcsgj.com唐朝时也有留学生,那么唐朝人是怎么对待留学生的?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一致处于盛世之期,于是吸引了日本与韩国等大量学者前来学习我国的唐朝文化。如何对待留学生,唐朝自有一定的条件。唐朝对于留学生的条件一是名额有限制。尽管大唐实现对外开放制度,但并非人人接纳,人人都可成为留学生首先是限制了留学生的名额,但名额也并非一成不变,这跟随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有关。贞观时期,经济最为繁盛,学生数
唐朝在历史上对于留学生是如何管理的?山大为留学生提供伴读、招募25名志愿者照顾受伤的留学生上了热搜,优待留学生其实在我国高校很普遍,历史上的唐朝对留学生一视同仁,或许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一度形成了“万国朝宗”的局面。与此相对应,唐朝与外邦的教育交流也日渐频繁,各国不断派遣留学生赴唐习业,唐朝在接收和管理留学生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
什么是前殖民时期的菲律宾文学?前殖民时代的菲律宾文学形式被说、唱或吟唱,目的是娱乐、促进社区价值观、伴随仪式或传授智慧。这些以谜语、诗歌、摇篮曲、求爱歌曲、哀歌和狂欢的形式出现。同时,《伊富高胡都德》、《班乃的希尼拉沃德》、《马拉瑙人的达兰根》等史诗都被口传下来,直到20世纪才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前殖民时代幸存的书面文件仅限于作为法律文本的拉古纳铜版铭文、武端象牙印章和仪式罐上的
民国时期10万学子留学海外,为何大多数人都回国发展?根据民国时期的记载统计,当时中国的学生还是很多选择出国发展,大约有10万留学生外出留洋,但是最终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回到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距?绝大部分的留学生完全放弃国外的条件,直接选择回国发展,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根本就不如现在的繁荣昌盛,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现象,难道真的是赤子之心吗?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下面的原因。政府的邀请
维翰国际学校高中部学费维翰国际学校高中部学费14.8万元/年。招生计划:高中部面对杭州全市招生,招收IG班共40人,2个班;AS班共10人,1个班。高中课程设置:杭州维翰学校开设的是A—Level课程体系,高一开设IGCSE,高二开设AS课程,高三开设A2课程;除学术课程外,杭州维翰学校开设了以背景提升、名校升学指导、面试指导为主的一系列升学实战课程。以及
唐朝号称有数万留学生,他们都来自哪里?这些留学生来自亚洲诸国,通过七条主要路线到达西北内陆。首先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概念,“留学生”这个词就出现在中国的唐朝时期。当然了,它的发明者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把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是跟随遣唐使到中国,然后再和遣唐使一起回国,这种学生叫做“还学生”。还有一类是到了中国之后长期居留在中国学习,这种人叫做“留学生”。
哪两个人在清朝召回留美幼童时抗命不归,现在怎么样了?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中国孩子在上海港口乘上一艘轮船,经过漫长的旅程后抵达美国旧金山,开启他们的留学生涯。这是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清朝一共向美国派遣了4批共计120名留美幼童。他们的年龄都在12岁左右,此前从来没有外出求学的经历,更别说跨越万水千山来到语言、习俗、文化等与中国迥然不同的美国。他们在生活方式
留学德国的潘达项目有人了解吗?具体费用和流程是什么样子的?潘达项目是一扇通往三所大学几乎所有德国留学专业的大门:从日耳曼文学到医学,从艺术到材料科学,从生物学到经济学,从法学到能源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也是德国教育制度规定的项目,全部三所大学还提供国际专业学习。潘达项目内的三所大学均位于德国心脏位置,距离德国首都柏林大约两个小时车程,距离德国第二大城市慕尼黑大约四个小时车程。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
2024-04-22 10:23:06
2024-07-20 21:18:59
2024-07-07 10:12:37
2024-06-17 06:10:59
2024-07-05 08:14:23
2024-06-19 06: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