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 11:53:54 | 先锋网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背后原因如下:
近两年江浙沪地区的省考报名人数陡然增加,考生不仅仅是本地学生以及在本地高校读书的学生,还有很多山东考生。更令当地考生崩溃的是,山东考生在考公方面实力太强了,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普通公考生每年有2次考公务员的机会,那就是国考和省考。若两次都没有上岸,只能尝试事业编制和国企的招聘考试,否则只能卧薪尝胆明年再战。有些考生却不甘心放弃一年的宝贵时间坐以待毙,于是便出现了“巡回考公”现象。
作为高考大省,山东考生对这个套路十分熟悉。“为了985,我要读高五”,高考都能复读数年,更何况是考公务员。若是只参加山东省考,考生上岸的机会太小了,毕竟对手都很强大,要是能考上GDP排名靠前省份的公务员,待遇十分可观,即使不能留在山东也无妨。 先锋网
山东考生对编制的热衷程度远近闻名,互联网大厂的年薪几十万的高管,过年回家聚会时,地位竟不如当地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受瞩目。无论有多大出息,家长只关心有没有编制,没有编制就会觉得不稳定,不是个体户就是临时工,在亲友面前脸上无光。
先锋网(https://www.xfgcsg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过了35岁还能考有编制的工作吗的相关内容。
在编教师考试报名条件教师考编报名需要哪些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协作,敬业乐群,廉洁奉公;3、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博士研究生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不超过50周岁;4、具备
刚拿到教资,在学校工作四年了,能考编吗?参考2021南京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在职老师是可以考编的。目前在招聘在职老师老师的区有: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雨花区、浦口区、江北新区、溧水区、六合区,各区在职老师招聘的岗位不同,具体还是要见公告的。在职老师一般要求是:2-5年教学工作经验,相应年限的合同、社保缴费清单、相符合的学历专业、教资,部分学科需要相应的职称、奖项、技能证书等条件。
可以跨省考编吗?我是安徽的,有安徽教师编制。老公在浙江国企上班,想在那定居,所以我想考浙江省的教明年不是全省考。哈哈,我今年就考了,笔试就被淘汰了,好难考的,就算笔试通过还是要试讲的,一般应届毕业生能一次通过的很少,有的就算通过了,家里要是没人的话就算当地教育局分配也分不到好学校去,主要是看你学的什么专业就考哪方面的。今年一般考上的都是去年没考上的,都在其他学校代课了1年。所以比较容易考过
自考大专可以考编制吗好考吗自考大专是可以考编制的。自考大专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文凭,电子注册的,与全日制的大专文凭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以考编制。1自考大专能考编制吗自考大专能考编制。自考大专不但可以考事业单位,还有机会考乡镇公务员。在公务员招录考试过程中,很多地方都会设置专门面向村支书、主任招聘的岗位,这些岗位大专及以上文凭就可以报考,而且并不需要全日制,因此,自考大专的人考上事业编
教师招聘资格审核能查出社保吗?一、资格审查对象根据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发布的笔试成绩,分类别分学段分学科依笔试总成绩(笔试两科均有成绩)从高到低、按1:3的比例确定面试入围初步人选名单(面试入围人选不足1:3的,不核减岗位计划,参加笔试且两科均有成绩者全部确定为面试入围初步人选);按照1:3的比例,最后一名笔试总成绩相同的考生,均入围面试资格审查。二、资格审查时间,2020年9月
考完执业药师后还能出国考研究生吗可以。按第三条3年。考取执业药师下面是相关规定。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生物学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七年。2取得相关大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五年3取得相关本科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三年。4取得相关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年
留学生回国就业政策1、应届生身份国家鼓励留学生回国就业,应届生可以享受的待遇有:校招、考公考编、城市落户、人才补贴等。2、创业补贴北京:政府提供10万元企业开办费,获得北京市“特聘专业”称号人士可以获得100万元奖励上海:优秀人才或在上海创办企业最高可领取50万元补贴广州:小额担保贷款信息,个人最高20万3、住房和生活补贴以杭州为例:521人才计划
函授学历能考公考编吗?一般来说,函授学历是可以作为报考公务员考试的资格的。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公务员考试通常对各类合法学历都开放,包括函授、远程教育、自学等形式获得的学历。关键的是,你的学历必须是经过正规教育机构认可的,并且符合招录规定的学历要求。具体而言,你需要查阅当地或国家公务员招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你的学历符合招考条件。此外,公务员考试还包括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年龄、公民身份等,
2024-07-05 08:14:23
2024-09-13 04:45:29
2024-08-29 17:42:21
2024-07-20 21:18:59
2024-09-24 02:06:37
2024-04-18 15: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