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资讯 > 正文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2024-10-16 16:51:01 | 先锋网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唐朝时期日本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到中国来的:

1、日本派遣遣唐使,财力负担很重。

2、时间周期较长,从任命使臣到出发,需准备两三年,包括造船,筹办礼品、衣粮、药物、薪俸、留学生和留学僧在唐费用等等。

3、路线风险很大,采取南岛路和南路时,不能掌握季风规律,海上惊涛骇浪,随时会把船裂为两截。几乎往返途中总有船只遇难,只有一次来去平安。采取北路时,遣唐使平均约七年半一次,以后由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 先锋网

鉴真的六次东渡日本:

1、第一次:被诬告和海盗勾结,被捕入狱,东渡宣告夭折。

2、第二次:港出海,便遇风浪沉船,东渡宣告失败。

3、第三次:信众挽留鉴真,诬告日本僧人,东渡宣告夭折。

4、第四次:欲从福建出发,鉴真的弟子担心他的安危,请求官府阻拦,东渡宣告夭折。

5、第五次:海上遭遇强风,偏航,东渡宣告失败。

6、第六次:搭遣唐使船,四艘船仅有一艘到达日本,东渡宣告成功。

扩展资料: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已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

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鉴真东渡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鉴真的简介

唐代 鉴真
高僧,医家。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见天台乌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他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 鉴真
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相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 鉴真
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谦天皇任命他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僧佛事务。759年,鉴真及其弟子们苦心经营,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后即在那里传律授戒。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 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1980年2月,日中友好团体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谊,曾将坐像送回北京、扬州两地供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瞻礼。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手抄,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唐宝应二年(763,日本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日,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享年76岁。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六次东渡·壹
742年冬, 鉴真墓
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编辑本段六次东渡·贰
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余姚(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编辑本段六次东渡·叁
结束 鉴真手迹
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编辑本段六次东渡·肆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编辑本段六次东渡·伍
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鉴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编辑本段六次东渡·终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编辑本段日本宗师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 根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应该负起规范日本僧众的责任,杜绝当时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托庇佛门,以逃避劳役赋税的现象,因此,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鉴真于是在东大寺中起坛,为圣武、光明皇太后以及孝谦之下皇族和僧侣约500人授戒。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然而,758年,作为鉴真最主要支持者的孝谦天皇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被迫传位给淳仁天皇。相应的,鉴真也遭受到排挤。758年,淳仁天皇下旨,以"政事烦躁,不敢劳老"为名,解除了鉴真“大僧都”一职,并将在宫廷斗争中败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鉴真。次年,鉴真弟子在该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赐名“唐招提寺”,鉴真从东大寺迁居至此。淳仁还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763年5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入灭之前,其弟子为鉴真膜影,立夹漆像,传世至今。 764年,孝谦天皇镇压了惠美押胜之乱,重新登基。鉴真的弟子思托、法进等人相继成为“大僧都”,唐招提寺也得以扩建,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国宝。鉴真所开创的四戒坛,也成为最澄开创日本天台宗之前日本佛教僧侣正式受戒的唯一场所。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鉴真在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在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刻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

日本佛教史

先锋网(https://www.xfgcsg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日本佛教史的相关内容。

日本佛教(Japanese Buddhism) 北传佛教之一。佛教传入日本,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初传时期为佛教最初传入日本一般以钦明天皇13年(552)时百济的圣明王进献佛像、经论、幡盖和上表劝信佛法,?佛教传日之始。但在此以前,日本、中国和朝鲜人民之间已有濒繁交往,可能已接触佛教。南粱人司马达於522年在大和(奈良)首先建立佛教草堂,安置佛像,进行礼拜。一说是继体天皇16年(522),南梁司马达等来到大和,建立草堂,安置佛像礼拜,为日本知有佛教之始。不过,当时世人不知佛像为何物,视?异域之神未加崇奉。百济的佛像传入日本以后,在朝廷贵族之间,引起激烈的争论。天皇乃依请求将佛像交给大臣苏我宿祢稻目试行礼拜。稻目舍出向原的住宅安置佛像。后疫病流行,屡有死亡,大臣物部舆认为是国神的谴责,奏将佛像投於难波(今大阪)的堀江,并烧毁供佛的殿堂。苏我氏和物部氏之间的信仰之争,实际上反映了皇室和苏我氏?代表的主张接受大陆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与以物部氏和大伴氏?代表的贵族反对接受大陆政治文化的政治之争。后以拥护佛教的苏我部族一派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佛教在宫廷和一部分贵族之间取得了立足之地。

奈良时代(710~784): 公元710年日本首都从飞鸟迁至奈良,史称奈良时期(710 - 794),圣武天皇治世的天平年间,奈良佛教极盛,有五大寺。天平13年(741),又敕建东大寺,并于诸国建国分寺,以东大寺?总国分寺,统辖国分寺。东太寺是圣武天皇发愿,良辨僧都奠基,行基菩萨劝化,天竺婆罗门僧菩提仙那导师完成的。他们被称?东大寺的四圣。中国唐代鉴真受请赴日传戒,天平宝字3年(759)于奈良建立唐招提寺。天平宝字8年,又於奈良之西建立西大寺,与东大寺相对。於是有了奈良七大寺。这时期形成了著名的7大寺(东大寺、西大寺和唐招提寺等)并逐渐形成了"南都六宗" 。

在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之间,直接和间接从中国传入了六个佛教宗派或学派:即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学派、成实学派、华严宗和律宗,称奈良六宗。后迁都平安(今京都),又被称?南都六宗。三论宗以高丽僧慧灌?初祖。慧灌曾入唐从嘉祥吉藏学三论,推古天皇33年(624)赴日,把三论传入日本。慧灌门下,人材颇多,福亮?其高足。法相宗是道昭传入日本的。道昭在白雉4年(653)随遣唐使入唐,受教于玄奘,与窥基同学,在唐7年,回国后住奈良元兴寺,并巡历各地,大弘法相唯识。华严宗是因新罗僧审祥在日本开讲《华严经》而成立,故审祥被奉?华严宗初祖,以请他宣讲《华严经》的良辨僧正?第二祖。律宗是奈良六宗中最后传人的宗派。开始有兴福寺的荣睿与大安寺的普照,鉴於日本戒律不兴,入唐求律,并敦请鉴真东渡。鉴真曾5次航行失败,经过12年苦心精进,始到达日本,先在东大寺佛殿前建筑戒坛,?天皇、皇后和皇太子等授菩萨戒,一时受戒的达400余人,继於寺内建戒坛院,?随从比丘依受戒羯磨(作法)重受新戒。后在唐招提寺终其一生。生前由其弟子所塑的遗像,至今犹存,为日本的国宝。

平安时代(784~l192) 或称平安朝。794年日本的都城由奈良迁至平安(今京都)开始了平安时期(794-1192),在恒武天皇建立新都时,为了缩小奈良僧人在政治上拥有的影响,一度限制佛教的发展,后来为了学习中国新的佛教并藉以改革日本的佛教曾派遣一批僧人去唐朝学习秘密佛教, 在这些僧人回国后建立了"平安二宗"即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

这一时期的日本佛教,因受盛唐的影响,多在名山建立寺院,开创了日本的“山岳佛教”。与政治的联系也不如前代那样密切,可以说从政教合一转变?政教并立。佛教的任务是祈祷国家平安。以后的日本佛教派别,不再单纯是中国的佛教。最澄的天台宗已是台、密、禅、律的“四宗合一”、“圆密一致”。空海的《十住心论》对佛教本身来说是一种发展。

镰仓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l192~1603): 镰仓至安土桃山时代(1192 - 1603)历经南北朝时代(1333—1392)、室町时代(1392一1573),直至安土桃山时代(1573一1603)为止,是日本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佛教开始转换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不少新宗教运动,其中重要的有法然、亲驾指导的阿弥陀信仰运动。除前代备宗延续外,又建立了净士宗和禅宗,还?生了日本特有的净士真宗、时宗及日莲宗等派别。日莲指导的法华经信仰运动,这些运动在群众中有著深厚的基础,并且形成了具有民族形式的净土真宗和日莲宗。

中国禅宗早由道昭、道睿、义空等传入日本,然未独立成?宗派。宗派的成立则在镰仓时期、临济宗和曹洞宗分别由荣西(1141 - 1215)和道元(1200 - 1253)传入日本。睿山的觉阿於南宋乾道七年(l171)到中国,从杭州灵隐寺佛海禅师慧远受临济宗杨歧派法脉,四年后回国,是日本有临济禅之始。荣西曾两次去宋朝留学,从虚庵怀敞学禅,及荣西入宋回国,传临济宗黄龙派的法系,才开创日本临济宗。修"看活禅", 荣西灭后,日本禅宗逐渐得势,但多属临济宗派。及道元入宋归国,於嘉祯2年(1236)在山城京都极乐寺旧址,开堂讲法,设立僧堂,赐寺额?兴圣宝林禅寺,是日本有曹洞宗之始,现该派分为15个支派。

德川时代(1603~1867): 在日本封建制变臻於鼎盛的德州幕府时期(1603 - 1867),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代了佛教,成?德川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佛教的影响进一步缩小,但在民间还有潜在的力量。当时京都佛教虽趋衰落,但关东地区(指箱根以东的关东八州,即今东京横滨地方)的佛教渐盛。德川幕府一方面采取锁国政策,同时订立各方面的制度。德州幕府对佛教采取统制和利用的政策。对於佛教,自寺院的等级,僧阶的高下,乃至僧侣的法服等,都有一定的规制。颁布了一系列寺院的法规,加强了对各宗的管理,前一个时期的佛教各个派别(天台、净土、直言、日莲、禅等)虽然仍被保留下来,但由於推行了寺檀制度(寺院与檀家建立固定的关系),他们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先定皇室的佛教制度,明示“门迹”、“院家”以下的级别。门迹有“宫门迹”,“摄家门迹”及“准门迹’之别,订立晋级的法规,禁止僧位、僧官的滥授。划定区域,一寺一山皆令有所隶属。以总本山德大本山,以大本山统摄其所属各寺。如净土宗以东京增上寺迹本山统辖关东诸寺;天台宗以日光门主统辖一宗:真宗东、西两派的别院各设“轮番”(别院轮流住职之称)等。这些制度小自一寺、大至一宗一派,其应遵守的法规,修行的阶段,僧阶的晋级,法衣的等差等,完全具备,一直维持到明治维新以前。

明治维新后 明治维新后,日本兴起改革运动,为了适应天皇亲政的需要,在明治初年(1868)提出王政复古、“神佛分离”和“废佛毁释”。颁布了"神佛分离令",命令门?亲王复饰(还俗),废止宫廷的佛教仪式,排除神社内的佛像,废止供於神前的佛具,禁止僧侣参加神道仪式,禁止“神佛混淆”,颁布所谓“神佛判然”的法令。从而日本各地发生了烧弃佛像佛画、破坏寺庙堂塔、命令僧尼还俗、把守院改作医院和学校等事件。明治5年4月25日,新政府乙太政官布告,许可僧侣带妻食肉和蓄发,同时又命僧侣于法名上加姓,於是某些寺院的僧侣便公开娶妻食肉。佛教徒?适应新的形势,兴办各种社会事业,派即解遣僧侣出国考察和留学,创办学校,陪植人材,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及从事监狱的教化等。明治22年(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宪法,允许信教自由,佛教恢复了合法的地位,日本佛教为了适应近代社会经济的急遽变化,进行了一系列自我改革,建立了不少新兴的教会、团体,创办了各类宗教、文化学校和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了中世纪的寺院教育和方法,编纂、刊印了大藏经等。各宗竞相兴办大学或专门学校,出版了不少佛教著作,同时于备大学设佛教讲座,一时佛教虽有复苏的?象,但总的趋势是影响越来越小。

新兴教团开始产生於战前,战后依《宗教法入令》而被公认。由於传统佛教考虑的主要是生死大事,对於现实问题不很关心。新兴教团所关心的不是死后,而是要实现天国於地上。如创价学会就主张把“真善美”,改为“利善美”,换“真”为“利”,追求地上幸福的实现。这种思想比较适合时代潮流和日本国内形势,故新兴教团不断得到发展。到目前为止,佛教仍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现在日本各地有佛教各宗宗立男女大学20余所。还有许多学会、研究团体,专门从事佛教的研究。各宗还派遣传教师到欧美各国建立别院,进行佛教宣传。

以上就是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先锋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先锋网:www.xfgcsg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唐朝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来中国,而鉴真却要六次东渡才能到达日本?”相关推荐
秋瑾为什么东渡日本?
秋瑾为什么东渡日本?

秋瑾为什么东渡日本?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

2024-06-14 13:52:11
唐朝时也有留学生,那么唐朝人是怎么对待留学生的?
唐朝时也有留学生,那么唐朝人是怎么对待留学生的?

唐朝时也有留学生,那么唐朝人是怎么对待留学生的?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一致处于盛世之期,于是吸引了日本与韩国等大量学者前来学习我国的唐朝文化。如何对待留学生,唐朝自有一定的条件。唐朝对于留学生的条件一是名额有限制。尽管大唐实现对外开放制度,但并非人人接纳,人人都可成为留学生首先是限制了留学生的名额,但名额也并非一成不变,这跟随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有关。贞观时期,经济最为繁盛,学生数

2023-12-18 18:22:05
中职生到日本留学六年是真的吗?
中职生到日本留学六年是真的吗?

中专毕业生和中学生澳大利亚留学方案介绍中专毕业生和中学生想提升学历,希望去澳洲就读大学,那么不同阶段的申请方案是什么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一、已毕业中专生留学澳洲方案:1.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课程(2年)学历要求:高中(或者是中专和职校)毕业英语能力要求:IELTS成绩平均分5.5分可直接入读大专课程(视专业而定)每年学费:约为6200-12000澳元(

2024-06-08 16:50:10
怎么才能去日本留学?
怎么才能去日本留学?

日本留学主要申请方式【#日本留学#导语】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有很多专业十分出色,每年有很多的学生选择来这里留学。下面是考网分享的日本留学主要申请方式。欢迎阅读参考!日本留学主要申请方式一、短期留学或称“游学”不以收获学位为目标,在日本大学或是日本语学校等诸多教育机构进行语言学习或体验日本文化。因时间周期较短,一般为期3个月甚至更短,在职人士或本国学生可利用长假参加。

2024-09-06 00:38:19
唐朝时期留学是什么样子的
唐朝时期留学是什么样子的

唐朝时期留学是什么样子的近代中国的留学概念是从19世纪晚期才形成的,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标志性符号,后来的“留美幼童”回国后更是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这批留美生中从

2024-08-17 10:33:02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

有日本遣唐使,为什么没有日本遣宋使说古|为何日本没有“遣宋使”文|陈忠海日本先后向唐朝派遣了19批“遣唐使”,唐朝末年却突然中止了,直到宋朝建立后仍未恢复,无论北宋的首都汴梁还是南宋的首都临安,再也看不到那些曾经熟悉的“遣唐使”的身影,背后有何原因呢?使者东来中日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最早对日本进行记载的中国史籍是《山海经》,在其《海内北经》中有一句话:“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

2024-05-18 13:16:51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睡地板,而不喜欢睡床铺?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睡地板,而不喜欢睡床铺?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睡地板,而不喜欢睡床铺?日本人为何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呢?古人比较豪放,有席地而坐的习惯,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喜欢坐舒服的沙发,睡舒服的床。但世界那么大,无奇不有,每个国家却都有其代表独特的生活风俗和习性,在现在的日本,日本人仍然是席地而卧,那就是日本人宁愿睡地上,也不愿意睡床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与他们的传统习惯、国家环境、生活习惯有关

2024-09-03 05:55:56
韩国人怎么才能到中国上大学?
韩国人怎么才能到中国上大学?

韩国人怎么才能到中国上大学?每个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都有自己的招生要求。比如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竺可桢国际教育学院招生要求:入学申请及录取手续1.填写本校印制的《浙江大学外国留学生申请表》。2.按《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所列项目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3.将申请表和体检表寄至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非语言文化生需同时交验有关学历证件和成绩单的复印件,研究生或高级进修生还需出具导师推

2024-08-28 09:57:22